讯“在我心中,中国女排是民族英雄。”
身穿国家队队服的“温暖明亮投影队”代理队长姜宏波,似乎又回到了9-21岁的排球在福建省漳州运动训练基地的老女排训练馆里日夜相伴的日子。
10月3日晚,央视-6套电影频道播出的公益纪录片节目《温暖有光放映队》来到福建漳州,寻找在光荣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实践的女排精神。
带领团队领略浙江安吉雨村美丽乡村的姜宏波,带领放映员胡兵、聂远、徐娇走进中国女排的新旧训练场馆和漳州的大街小巷,近距离探索中国女排精神的起点。
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夺冠》中你我看到的所有辛苦的画面,在这里从背景和精神两方面来回答。
电影《夺冠》剧照
公益体育彩票,幸福生活。中国体育彩票,独家公益合作伙伴,全程帮助《温暖有光放映队》,分享体育的快乐与美好,与你我一起见证全面小康社会的努力与超越。
拼搏不止
漳州基地见证中国女排半世纪成长
“这真的是中国女排训练的地方吗:”
进入福建漳州运动训练基地入口,第一眼就带着时间感看着简单的建筑,筛选小组成员胡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中国女排是我心中‘上帝’的存在。我一直认为他们在一个巨大的豪华训练场地练习。”
俯瞰漳州基地
然而,最初震惊世界的,却是这座不起眼的、承载着“五连冠”光荣历史的训练馆。
“当初这里只有一个竹棚训练馆。”基地退休干部、原接待部门负责人顾华群说,1972年基地成立之初,训练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日本队来观察中国女排的训练,直接告诉我们你们的训练条件太差了。”
然而,震惊世界强队日本的是中国女排姑娘们“流血不流泪”的拼搏精神。
曹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不停地滚动扑球,导致双腿“腐烂”,但睡觉时只是偷偷哭,折断了三根手指和半月板,用钢丝固定了每次安检都会“报警”的“铁女”,其中一次是前世的孤注一掷和苦练,让1997年出生的听得入神。
“我觉得不可思议,又心疼,但又不能不佩服内心。”
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更安全、更先进的设施和更科学的竞技体育理念被引入到中国女排的日常训练中。
为了保存中国女排精神的起点,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1.4亿元对老博物馆进行改造,同时向漳州市民开放,给全民健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2004年建成的中国女排训练馆也在不断增加现代化设施。2019年,由体育彩票公益金捐赠的15层中国女排公寓,通过《温暖有光放映队》项目向公众亮相,以高科技、多功能、人性化的设备解除了女排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从“滚上一层泥,立志攀登高峰”的艰苦岁月,到现在科学保障的时代,中国女排的训练环境日新月异,他们始终秉持的斗志因为自信而更加辉煌。
鱼水情深
漳州人民同中国女排心手相连
面对《温暖有光放映队》的访问,漳州基地几乎所有人都护送女排过完年,这是漳州每一个普通人的功劳。
“我们漳州人对女排是有感情的。”
据《闽南》原副总编罗如刚介绍
这次特别的捐赠,再加上每次女排来访后漳州人民的热情接待,激起了郎平的三种情怀:特别的情怀,特别的理解,特别的支持。漳州人和中国女排之间不朽的鱼水之情也是一路互相扶持。
2006年,中国女排专门为当年遭受洪灾的漳州组织了一场慈善演出,费用全部用于救灾。为了改善华安山区的教育条件,女排姑娘们用20万元的集体积蓄在那里创办了希望小学,点燃了山区孩子的教育希望。
" 2019年,这是中国女排第44次回到漳州训练."记得女排每一次到来的漳州人民,在1984年为她们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回忆当年的动人情景,纪念碑的设计者、雕塑家何月明不禁脸红。"这就是漳州的‘定风珠’。"
作为著名的“排球之城”,漳州人民不断向中国女排输送人才。
在国家排球传统学校漳州三中,年轻女排队员正在进行训练赛。国家女排队员郑宜欣已经走出这里,用她的梦想继续为女排精神浇灌美好的明天。
一路搜索,一路移动。最终,筛选小组成员选择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最能体现中国女排精神,从普通人的角度展现中国精神的影片。
夜幕降临,与电影同名的名为《夺冠》的章节,正在记录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的激动时刻。
这种精神仍然闪耀在每一个今天正在前进的中国人的心中。
你不一定容光焕发,但你永远是温暖的,容光焕发的。这种以电影名义聚集的光芒,透过电影人和运动员的眼睛,看着通往小康中国的道路;不管你在哪里,只要你心里热爱电影,总会有“一束温暖你的光”。
由中国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电影频道制作播出的《温暖有光放映队》,下周就要到了最后一站。10月10日(周六)19:30,CCTV-6电影频道将在那里或广场。
正文/康康
[]独家原创稿件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